內容簡介
小說家都是文明豢養出來的怪物
法國當代犯罪小說大師─皮耶‧勒梅特
《籠子裡的愛麗絲》卡繆探長再登場
兩座英國匕首獎得主,席捲世界的犯罪小說
蟬聯日本《週刊文春》年度海外推理小說Best1
讓以推理自豪的民族都說不得了
犯罪小說何以使人瘋狂?直探創作背後的黑暗本質
◎「駭人……宛如欲罷不能的一陣狂奔,直到晴天霹靂的結局。」─英國《衛報》
◎「火力全開……一拳直擊最敏感神經。」─《紐約時報》
◎「一個悲慘寫實的故事……結尾驚人的翻轉,將令你目眩神迷。」─《華爾街日報》
最棘手的慘案,只能交給卡繆探長,膽小者不宜!
走進魔鬼的故事,戰鬥到最後一刻
巴黎郊區一間倉庫式公寓,橫陳兩具女屍,開腸剖肚後的肢體散落一地,女人斷指如花瓣排列。牆上,被害女子的鮮血用以塗寫幾個大字:我回來了。受命偵查此案的卡繆意外發現,這是一宗連續殺人案,現場都是向名犯罪小說的血腥場面,可怕又精確的致敬。嫌犯以女子的血肉為符號,標誌自己的殺人藝術。
當犯罪小說的情節成真,連續殺人案真兇究竟是誰?
他們給兇手取了個綽號:「小說家」。
小說家為渴望悲劇的人撰寫悲劇,夢想死亡的人撰寫死亡
卡繆想到有多少謀殺案,可能隱藏在這書店裡的書頁中,不禁發抖……
沉默少言的卡繆探長是個男子漢,只是天生矮人一截的體型不像。卡繆的妻子艾琳即將臨盆,但他的幸福生活卻被「小說家」犯下的野蠻兇殺案打破。為了揪出「小說家」的真實身分,卡繆翻遍林林種種的犯罪小說尋找線索。什麼樣的犯罪小說才堪稱經典?才能讓「小說家」不惜手染鮮血追隨?
一部未受世人矚目的小說手稿,帶給卡繆前所未有的震撼。原來,每個讀小說的人,都無法拒絕自己成為小說中的一個角色。魔鬼寫的手稿與現實的生活,同時進行。卡繆只能眼睜睜看著摯愛的人,一步步跟著他陷下去……
作者簡介
譯者介紹
李建興
輔仁大學英文系畢,曾任漫畫、電玩、情色、科普、旅遊叢書等編輯,路透新聞編譯,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,譯有《地獄》(丹布朗)、《失落的符號》、《把妹達人》系列等
電子信箱:samsonli@ms12.hinet.net
目錄
I
二○○三年四月七日,星期一
四月八日,星期二
四月九日,星期三
四月十日,星期四
四月十一日,星期五
四月十二日,星期六和四月十三日,星期日
四月十四日,星期一
四月十五日,星期二
四月十六日,星期三
四月十七日,星期四
四月十八日,星期五
四月十九日,星期六
四月廿一日,星期一
四月廿二日,星期二
四月廿三日,星期三
四月廿四日,星期四
II
尾聲
各界推薦/推薦序
【得獎紀錄】
★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國際匕首獎決選 (CWA International Dagger )
★年度Confidentielles女性讀者小說獎 (Prix des lectrices Confidentielles )
★法國干邑處女作小說獎(Prix du premier roman du festival de Cognac )
★年度最佳法語推理小說獎 (Prix du polar francophone de Montigny les Cormeilles )
★Goodread票選年度最佳犯罪小說
★日本週刊文春年度Best 10推理小說第一名
★日本「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」年度海外小說第二名
書評
◎駭人……宛如欲罷不能的一陣狂奔,直到晴天霹靂的結局。─英國《衛報》
◎這本小說真正高明之處在於轉折……巧妙又殘暴。─書痴(Bookish)網站
◎范赫文是個獨一無二的警探……這本勇敢的驚悚小說膽小者不宜,其中可怕的細節將會吸引雀兒喜˙肯恩的書迷,法國背景與反偶像偵探角色也會吸引弗雷德˙瓦格斯的粉絲。─科斯特書評
◎一切難以預料。皮耶‧勒梅特將血脈噴張的情節,快速推向精巧且震撼的結尾。─《圖書館期刊》
◎曲折離奇、殘酷、膽小者不宜,是最高等級的犯罪小說……巧妙地建構與執行,讓勒梅特直逼艾洛伊的等級。只要一拿起來就放不下。─《每日郵報》
◎情節別出心裁,巧妙地融合黑暗與喜劇場景,誇張地介紹主角警探的團隊。─《週日時報》
◎本書建立在《籠子裡的愛麗絲》的可觀潛力上,證實了卡繆˙范赫文是近年來犯罪小說中出現過最有趣的主角。─《愛爾蘭時報》
◎起頭快速進入正題,隨後混亂事件奔馳展開,直至讓人下巴掉下來的結局。皮耶‧勒梅特火力全開,一拳直擊最敏感神經。……皮耶‧勒梅特華麗地設下出人意表的局,顛倒讀者的想像,直到最後,也許有人覺得主角范赫文純粹是個天才,也有人覺得范赫文是個自以為是的傢伙,不管怎麼說,范赫文探長都需要一個新頭銜:偵探偵探案件的偵探(meta-metadetective)。─《紐約時報》
◎在這部富有想像力且擾動人心的作品中,讀者將會發現法國作家皮耶‧勒梅特為犯罪小說的文類創建了一個優秀的範例(有時讀起來變態又殘暴)。在最後的40頁裡,讀者將領悟到自己早已跟隨著作者,跌入五里迷霧的兔子洞……
皮耶‧勒梅特擺弄文類傳統──寫出一組出身各異的警隊人馬、嫌疑重重的民間專家,並埋下企圖混淆讀者的線索細節。
故事裡熱愛藏書的反派人物,直截了當地說自己創作的「作品」是:「多麼大的勝利啊……一個悲慘寫實的故事,一部後設小說,回顧創作過程本身的殺人陰謀……」《魔鬼的手稿》結尾驚人的翻轉,將令你目...
內容試閱
已經不可能想像這個住宅發生……慘案之前是什麼樣子。因為「慘案」把現場蹂躪得亂七八糟,他們不知從何查起。在卡繆右邊,一具開膛破肚的殘缺屍體攤在地上, 參差不齊折斷的肋骨從像是胃臟的紅白色袋子和一側胸腔穿刺出來,另一側乳房被砍掉了,但很難確定,因為這個女人的屍體──唯一能確定的似乎就是性別──上面抹著排泄物,但只遮住無數咬痕的一部分。左方有顆人頭(另一個女性),眼神虛弱,脖子短得出奇,彷彿陷進兩肩之間。從張開的嘴巴吐出粉紅和白色血管與氣管;顯然有隻手伸進喉嚨深處把它扯了出來。對面躺的屍體可能屬於這顆頭──也可能是別人。深陷的傷口上皮膚被剝掉了一部份,肚子和陰道上有些細心割開的大破洞,可能是酸液造成的。第二個受害人的頭顱被釘在牆上穿透臉頰。卡繆觀察現場,從口袋拿出記事本又馬上放回去,好像察覺這個任務太艱鉅,他的所有方法都不管用,且注定失敗。但這就是他在這兒的理由,望著無名的恐怖。
有人趁凝結之前用被害者的血在牆上寫了大字:我回來了。從底下的長尾痕跡看來顯然用了很多血。字母是用好幾根手指塗寫的,手指有時合併,有時張開,所以字跡似乎有點模糊。卡繆跨過殘破的女子屍體走到牆邊。句子結尾處,有根指印被仔細印到牆面上。每個條紋和螺紋都很清晰;看來就像舊式的身分證,當年公務員會把你的指紋拓印在發黃的紙板上,仔細地左右滾來滾去。
牆上噴濺了發黑的血跡,一路直到天花板。
卡繆花了幾分鐘才鎮定下來。在這個場景他不可能理性思考──他看到的一切都違反理性。
現場大約有十幾個人在這棟住宅裡工作。就像放映中的戲院,犯罪現場氣氛對外人而言似乎挺輕鬆。人們喜歡談笑。卡繆痛恨這一點。犯罪現場警員之間的對話充滿粗魯的玩笑和性暗示,彷彿他們必須證明自己是老經驗了。在男性主宰的職業很常見的態度。對習慣區隔恐怖與現實的鑑識警員而言,女性身體──即使已經死了──仍然是女性身體,自殺的女性就算臉孔腫脹發紫仍可能被描述為「好看的女人」。但庫伯瓦這處住宅裡的氣氛很不一樣。不是哀傷也不是同情,而是沉默與震撼,彷彿連最強悍的警員也措手不及,都在猜想怎麼可能有人在釘在牆上頭顱的茫然注視下,嘲弄遭肢解的屍體。所以,鑑識組在沉默中測量,收集樣本,一面拍照一面轉移聚光燈方向,用近乎宗教的靜默記錄現場。阿蒙雖然是老鳥,儀式般緩慢地跨過現場封鎖線時臉色蒼白得像死人,彷彿怕突然的動作可能激怒這裡仍陰魂不散的死者。至於馬勒瓦,還在對著塑膠袋狂嘔吐;他兩次嘗試加入隊友卻立刻逃開,名符其實因屎尿和腐肉的惡臭而窒息。
這個住宅很大。雖然一片混亂,顯然花過很多心思裝潢。如同大多數同類的倉庫式住宅,大門打開直接就是客廳,廣大空間裡盡是水泥上漆的白牆。右邊牆壁掛了大幅繪畫。你得退後才能看得清楚。卡繆感覺好像看過這個影像。他站在門口,絞盡腦汁,努力回想。
「人類基因圖譜,」路易說。
一點也沒錯:畫家用墨水和炭筆描繪的人類基因圖譜。(待續)一大扇觀景窗眺望著遠方的一片半獨立式房屋,被還來不及長高的樹叢遮蔽。牆上掛著人造牛皮,長方形皮革上塗寫著清晰的黑白兩色記號。旁邊是一張尺寸驚人的黑皮沙發,可能是為了配合牆壁規模特別訂做的家具,但是無從得知──這不是住家而是不同的世界,有人在此處牆上懸掛巨大的人類基因圖譜,掏出年輕女子內臟之後再把她們砍成碎塊……沙發旁邊的地板上有一本GQ雜誌。右邊是一座種類齊全的吧檯,左邊則是一張放著無線電話和答錄機的咖啡桌。附近的毛玻璃櫥櫃上,有一台大型平面電視。
阿蒙跪在電視機前。卡繆因為...
留言列表